当地时间4月4日,美国海军公开表示,隶属于美国海军的两名工作人员在对核弹道导弹潜艇“路易斯安那”号进行维修时发生了事故。根据造船厂的声明可知,事故发生在4月2日,当时“路易斯安那”号核潜艇正在进行例行的空气测试,空气的冲击使脚手架等设备脱落,据媒体报道称,附近的居民表示,曾听到剧烈爆炸声,事故发生后有7人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目前尚有2人因受伤停留在医疗机构中。相关部门随即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目前尚未公布更多细节。需要注意的是,“路易斯安那”号核潜艇曾多次发生事故,2008年8月,“路易斯安那”号核潜艇也曾出现在我们的南部海域,浮出水面后不久便遭遇水雷攻击,尾浆和氧气舱均受到损害。2016年8月,该核潜艇在近海区域执行任务时与美国海军的补给船相撞,此次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核潜艇与补给船都不得不进行维修。
事实上,美国军队的类似事件频发,并非仅局限在海军领域。此前,美国的“卡尔·文森”号航母停留在我们的南部海域,而美国最为先进的F35战斗机甚至开始进行起降训练,遗憾的是,战斗机因发生事故而不甚坠毁。美国当即启动打捞作业,但按照国际法的规定,美国无权长时间停留在南部海域。美国担忧F35战斗机的残骸会落入我们手中,因此表现得十分紧张。2022年3月,美国的E2D预警机在美国东海岸边界周边坠毁,造成1人身亡。
另外,美国的1架F16战斗机在路易斯安那州坠毁。美国曾派出MV22“鱼鹰”战斗机前往挪威执行任务,但战斗机却坠毁,造成4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身亡。外界曾对美国频繁事故的现象做出分析与推测,有人认为,美国维护设备老旧无法适应新设备的需要,也有人认为,由于美国推行所谓的全球战略计划,美国的军用飞机及军用船只都处于过度使用状态,从而加剧了磨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升高。无论如何,美国的一系列损失均表明,一味地挑起国际社会的矛盾冲突最终也会伤及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