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患病女孩被多人凌辱,父母在场却不阻拦:这种教育是害孩子

0345电影网免费看大片 https://www.0345.xyz

有一天,若曦的父母,把领到一个“学校”。

这是她一生噩梦的开始。

她不理解,世上怎么有这么可怕的地方。

若曦。

一个中学女孩。

正在念高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上课开始无法集中注意力。

她自己形容这样感觉:

翻卷子的声音,教师说话的声音,在脑中乱嗡嗡一片,想端正自己坐姿,可感觉怎么坐都不对......一整天都在恍惚中度过。

后来,她被确诊为“强迫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

学业无法继续,每天靠服药维持。

父母没送她去医院,而是联系上一家游学营。

这家游学营不教学,而是“治病”。

“青少年抑郁症、狂躁症、精神分离等等问题,均能通过游学来治疗。”

他们以“旅游”的名义,把女儿成功骗到游学营营地。

乍一看,游学营跟夏令营别无二致。

换上鲜艳的统一服装。

住宿、饮食、作息集中管理。

有教学,也有团建活动。

本以为是个温馨有爱的夏令营。

不料,若曦入学第一天,就因为“看起来太拽”,遭到了老师训斥。

若曦不服,拌嘴。

两人发生争执。

这时,游学营创办人居裕然走了过来。

居裕然二话不说,拿起戒尺,对着若曦身体就是一顿猛抽。

一边抽打一边问:你服不服?服不服!

当时,四周围满了人,有同学,有老师,父母也在。

若曦只能认怂:服,我服。

居裕然挥舞的戒尺停了下来。

他转头朝若曦父亲示意:去,给她点颜色看看。

那是若曦至今都难以忘掉的恐怖经历——

居裕然话音一落,父亲就像接到命令的士兵,走上前对着自己就是几个响亮的耳光。

这是第一次挨揍。

之后的时间,不管是言语羞辱还是身体侵犯,都成了常态。

这家游学营名为“大爱无疆”。

作为创办人,居裕然曾语出惊人:

在我的人生字典里面,除了脑子外伤引起的精神疾病外,其它的精神疾病,均不能成立。

居裕然否定一切原发性的精神疾病。

因此,大爱无疆游学营规定之一就是,断药。

不管你是抑郁症还是狂躁症,或是精神分裂,来到这,一律不能准服药。

可是,不吃药,怎么治病呢?

居裕然的态度是,孩子们没病,只是缺乏正确有效的教育。

在居裕然所创建的“教育体系”中,有这样两招。

第一招,宣传等级观念。

游学营老师经常给孩子洗脑:

父母是天,孩子是地,男人是天,女人是地。

若曦跟父母关系不佳。

为了调合他们关系,居裕然就逼若曦对父母感恩。

因为大爱无疆教育理念是,女人要服从男人,孩子要服从父母,自古的规矩。

居裕然还有个癖好。

学生不能直呼其为老师,而要叫“居爸爸”。

居裕然动机不难猜。

他要以亲情渗透,让孩子对他有一种天然的信任。

便于控制。

孩子肯定会有反抗。

而居裕然就会用接下来的一招——扒皮,喝汤。

扒皮,就是不留情面指出对方的问题,进行人格羞辱。

有个孩子喜欢打游戏。

居裕然觉得孩子已经“丧失自我”,就拿着彩笔,在他脸上涂涂画画。

一边写一边羞辱:

“不认祖宗,不是人!”

至于“喝汤”是什么意思,居裕然很骄傲地解释:

用竹片打在身上“噼里啪啦响”,“汤”即被惩戒者灵魂深处流下的眼泪,戏称“竹片噼啪汤”。

也就是棍棒伺候。

据若曦回忆,报名第一天挨揍,第二天,因不配合集体活动,又被揍了。

几个老师一起手持戒尺,对着她鞭打。

不止如此。

居裕然走上前,逼若曦下跪磕头,向父母道歉。

若曦不堪虐待,只能服从。

一边泪水横流,一边跪下磕头:妈,对不起.....

这一切,若曦父母都有目睹,却没有上前阻止。

暴力教育手段之所以会吸引人,在于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殊不知,这就像药,见效越快,副作用越大。

一天,若曦终于爆发。

她跟“大爱无疆”游学营,彻底决裂。

应居裕然要求,若曦写了两份协议书。

一份是跟“大爱无疆”游学营撇清关系。

一份是跟父母断绝亲子关系。

同时,手机、钱包全部留下。因为这是父母赠与,得收回。

那天,若曦心如死灰,走出营地。

游学营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上。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她一个人拽着两张纸,一张身份证,身无分文,沿着马路走了整整一夜。

多少绝望,多少恐惧,无人知晓。

只知道,到达市区后,若曦在救助站的帮助下,回到了老家。

此后,她在一栋荒废的老房子,艰难度日。

几年时间,不再和父母说一句话。

在“大爱无疆”游学营,其他孩子的命运,何其相似。

有个女孩,叫李小杉,1998年出生。

重度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多次。

2018年,她被送到游学营。期间先是断药,之后又是“扒皮喝汤”伺候。

她不堪痛苦,连夜逃走。

可没跑多远,就被游学营老师抓了回来。

居裕然和李小杉父亲接过戒尺,轮流各抽15下。

屁股被打得皮开肉绽。

培训结束后,李小杉离家出走。

有的学员,头皮被扯掉一块。

伤口不忍直视。

有的学员自杀。

“死我一个,后面会少很多无辜受害者。”

有个女孩患有躁郁症,长期服药。

游学结束后,症状不但没能得到缓解,且愈发严重。

女孩也离家出走。

一个人到陌生的城市生活,并拉黑母亲的联系方式。

决定和家人老死不相往来。

按理说,亲子关系破裂,肯定是失败教育。

讽刺的是,居裕然竟将其当作成功案例来宣传。

他大言不惭说:

孩子是在老师们的教育下,自力更生,开始了新的人生。

据大爱无疆游学营官网宣传:

截至2019年12月23日,已经帮助153被专家确诊精神疾病的孩子,找回自我,绽放生命。

谎言可以欺骗家长。

但备受折磨的孩子,不会做沉默的羔羊。

2020年,在多个孩子的举报下,“大爱无疆”游学营被叫停。

作恶多端的游学培训,按下终止键。

同时,居裕然黑历史被扒。

早在2007年,辽宁省通报十大传销案件。

有个犯罪团伙头目,名叫居志国。

因传销罪,被判入狱。

后经调查,居志国就是居裕然。他曾在出狱后改名。

正因为是传销出身,居裕然善于说服他人。

经常举办演讲。

后来就创办了这个游学营。

可能有人疑惑,孩子有心理疾病,那就治,怎么就会被忽悠呢?

不,父母没被骗。

几乎所有把孩子送到“大爱无疆”的父母,都不愿意承认孩子有病。

几年前,若曦父母陪女儿到医院做心理咨询。

别人看病结束,母女私下会有沟通。

她们却没有。

若曦说:父母就是给我走个流程,希望让我赶紧上学,好好上课。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居裕然故意迎合父母的心理。

他表示,自己曾经被精神病学家诊断,有十几项精神疾病。

现在,不吃药不看病,照样好好的。

那些父母听了,以为找到希望,转身就连哄带骗,把孩子送到游学营。

为什么孩子已经不堪心理重负,父母反而不承认?

归根结底,因为他们没有把孩子当独立的人。

把孩子当人,就会有理解,有尊重。

看见孩子疾病发作,即使不能理解,也会去医院求医。

可那些父母没有。

前面提到有个学员李小杉。

高一时期,上患抑郁症。多年服药,病情反反复复。

到后面身体也出现问题,经常头晕,恶心,爬个楼梯都上不去。

见孩子如此遭罪,有些父母可能会让孩子辍学。

但李小杉母亲不是。

她更担心女儿读不了大学。

高中毕业后,就把李小杉送到游学营。希望出来之后,能顺利考个大学。

期间,李小杉被迫断药,遭到虐待。

父母没有一句求情。

所以说啊,游学营创办人居裕然,固然可恨。

但在我看来,把孩子送到魔窟的父母,更值得谴责。

不尊重孩子作为人的需求。

不接纳科学的理念。

陷在固有的偏见之中,只知道说“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

正是这些无知、短视与粗暴,把这些孩子,逼上末路。

其实,这些年“专治问题少年”的机构屡禁不绝。

先是杨永信的网瘾学校。

后有豫章书院。

再有大爱无疆游学营。

下一个折磨孩子的魔窟学校,又会在哪出现?

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问题少年”背后必然有一对问题父母。

比起孩子,父母更需要接受教育。

首先,缺乏基本的平等心,是他们最容易犯的错误。

当谈起童年,若曦脑中就会浮现这样的画面:

父亲把自己揍倒在地,走了。过一会后,自己才能站起来。

若曦还说,多年来,父亲和居裕然有很多相似之处。

他们喜欢强调,这不是暴力,是惩戒。

而在“惩戒”之后,父亲又会买点小礼物,来哄自己开心。

周而复始。

在他们眼里,亲子关系就就像古时官场的上下级关系。

没有平等,没有尊重。

只因“我是你父亲”,所以就有权控制你,甚至是暴力侵犯。

这必然引发另一个问题,看不见孩子的感受,不理解孩子的需求。

比如,李小杉有段时间,情绪低落,不想上学。

李小杉母亲就联系亲朋好友上门,轮番进行“开导”。

她固执认为,女儿就是学习压力大,需要倾诉,倾诉完,啥事都没了。

其实,李小杉只是病情发作,需要治疗和休息。

但李小杉母亲不相信。

自始至终,活在自己的逻辑里,对女儿的倾诉充耳不闻。

讽刺之处在于,当孩子出现问题,这些父母第一反应就是谴责。

谴责不管用,就想着请“高人”教育。

但“高人”只是把砒霜下得更猛。

如果你问高人,有什么办法能立刻,让叛逆的孩子听话?

高人回答:一个办法,打。

一棍不行来十棍,二十棍。

再不行就跟杨永信一样,直接上电击。

可是,其中后果,想必大家也清楚。

看似制服了孩子,其实是给日后埋下更大隐患——孩子更加叛逆,也更加仇视父母。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问题少年,也反映出父母的问题。

这些问题,更应该引起深思。

如今,大爱无疆已经关闭。

但错误的家庭教育不会就此绝迹。

我希望,为人父母者都能明白,孩子要成长,我们也要成长。

自我反思。

自我教育。

自我迭代。

因为,任何“高人”和学校,都无法真正拯救一个孩子。

只有父母,才能成为孩子的灵魂摆渡人。

作者:卓绝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