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逃台湾最高将领张清荣:蒋介石亲自迎接,为何不到一年被枪决

1957年12月,国民党迫不及待的广播了一条令人咋舌的消息,声称共军有个师长弃暗投明,投奔“自由”,引起巨大轰动。作为开国中校,身居师长高位的他,前途一片光明,为何误入歧途,放弃自己在大陆上的一切,选择叛逃台湾?叛逃台湾后,他得到蒋介石的接待,许以高位,却为何仅仅一年之后又被秘密枪决?今天让我们看一看千古罪人张清荣的一生。

张清荣

张清荣出生于河北保定的一个乡村,出身平凡的他,却胸怀大志,想要闯荡出一番事业。喜爱读书的少年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早早务农,反而在学堂内好好读书,有些天赋的他,喜欢作诗写文章,深得学堂教书先生的喜爱。每天清早他都第一个到达学堂,但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坐在教室等着先生的到来,而是专门为先生沏好一杯茶。

河北保定

如果认为他这行为是尊师重道,那这结论尚且下得有点早,他虽然每天第一个到达学堂,但是都会提前到教书先生来学堂的必经之路上,埋伏起来,发现先生出现时,便跑回学堂,把茶沏好放在书桌上。这也可以看出来年少的张清荣不仅聪明,而且已经懂得投机取巧之术。不仅如此,张清荣还喜欢舞枪弄棒,有一副好身手,这样一个能文能武的青年,如果好好干,以后定会出人头地。但他心性不正,最终也为自己埋下了祸端。

1、在战火中成长

1938年,日本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发动规模更大的侵华战争,中国陷入了日本全面侵略的战火中,举国上下一片纷乱。为了扩充兵员,应对日本的侵略,国共两党都招纳很多青壮年加入到军队中来,以此来抵抗日本的侵略。

侵华战争

张清荣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希望出人头地,便加入军队在抗战中取得功勋,成就自己的理想。但是由于家乡只有八路军号召和动员青壮年参军,本想投身国民党的他只能参加八路军,经过简单的调整之后就开赴抗日前线。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心想出人头地的张清荣发挥了他年少时锻炼的能力,左右逢源,与部队上级打好关系,经常出现在领导眼前。并且多次在战争中,为了在领导前表现自己,多次冲锋陷阵,立下了很多战功。在抗战结束后,张清荣多次身先士卒,在炮火和鲜血的历练中,他从一名基础的士兵被提拔到营长这一职位。

八路军

但是野心很大的他,对此并不满意,并不知足,1949年,新中国成立,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由于丧失了在的特权,为了制裁和削弱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对中国实行了经济和军事上的封锁,新生的中国面临重大的危机;逃离到台湾的蒋介石,也不甘心丧失自己对中国的统治权,试图寻找时机反攻大陆,新中国在这样的环境中,随时面临着被敌人反攻的威胁。在这样危难的时刻,西方列强为了扩大自己的利益,在朝鲜发动战争,战火一度烧到了鸭绿江,唇亡而齿寒,为了保护新生的中国,给国内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中国政府应朝鲜政府的请求,组建志愿军奔赴朝鲜。

新中国成立

张清荣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更加出人头地,也加入了这场战争中,成为炮兵团的团长。在这场抗美援朝战争中,张清荣作为炮兵团长,面对武器装备精良、军事素养极高、占据先天优势的美国联军,炮兵团不仅要选好阵地,防止敌方空袭,还要与步军相配合,对敌人进行火力压制。面对如此压力,张清荣率领炮兵部队,在炮火的支持下我国志愿军在战场上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张清荣也积累了大量的作战经验。1954年,张清荣凯旋回国后,得到各种嘉奖,并在1955年参加授衔仪式中,年轻有为、年仅36岁的他,被授予了开国中校军衔,如果他能守着底线,前途则一片光明。

抗美援朝

2、贪图享乐日渐沉沦

对外的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中央将精力放在对台的作战上,考虑到张清荣有丰富的与美军作战经验,蒋介石的军队又是受美军的扶持,作战方式与美军相似,便将他调到福建军区与台湾对战,担任高炮第63师副师长。虽然我国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但因为常年的战争,经济本就不发达的新中国更是雪上加霜,经济环境极其恶劣。蒋介石在撤退到台湾中携带了大量的财富,经常利用我国这一缺陷进行政治宣传,在广播中鼓吹台湾经济繁荣,想要来吸引一些我军的干部和将领。张清荣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金钱、地位和权力,选择叛逃台湾,成为千古罪人。

台湾

这位在枪林弹雨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兵,在权力、金钱和地位的诱惑下,他沦陷了。在进入没有战争的和平发展年代后,身居高位的张清荣,作为解放军副师长级别的军官,他的生活水平待遇在当时的背景下可谓是十分优越。但是张清荣却依靠着自己的战功,开始横行霸道,骄傲跋扈起来,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他认为自己的战功很大,可以做到更高的位置,但是得到的奖励却很少,心理产生了不满的情绪,自己的私欲也开始膨胀起来,张清荣逐渐不满足现状,开始过上了享乐生活,无视部队领导的指挥,工作敷衍,完全没有军人该有的样子,甚至对一路陪伴自己走过艰难岁月的妻子,也产生了嫌弃之心。

在他这样的作风下,军队领导多次找到张清荣谈话,希望他好好反省,找回曾经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但张清荣却毫不在乎,甚至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把自己逼上边缘化。直到有一次他收听电台时,意外听到了来自台湾的广播宣传,广播里表示,只要肯从大陆叛逃,台湾就会有丰富的奖金并许于高位。张清荣第一次听到广播后,内心还充满疑虑,并不清楚这是不是真的,但是面对巨额的奖金,他内心一直念念不忘,始终放不下这件事。于是他经常利用职务之便收听台湾的广播,就这样,他开始慢慢地沦陷了。

3、叛逃台湾

沉沦的张清荣早已对现在的生活十分不满,听到广播后,面对这么多诱惑,他便产生了叛逃台湾的想法。通过广播里的路线和联系人员,1957年12月,张清荣开始付诸行动,他利用职务之便,在天刚亮的时候,驾驶着提前准备好的小渔船,从福建出发驶向了距离大陆最近的金门岛。当解放军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因为金门岛当时属于国民党的控制范围内,这使得张清荣轻而易举地叛逃成功。在当时,也有很多意志不坚定的贪图享乐之辈,叛逃到台湾,但对于国民党来说,他们的价值不高。

但张清荣的到来,却让蒋介石欣喜若狂,因为作为一位副师长,他了解的秘密和其他人员来比就是天壤之别,身上有很多可以利用的价值,也了解中国的很多秘密情报,这也是蒋介石撤退到台湾后,解放军叛逃台湾职务最高的一个军官。蒋介石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同时也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投靠台湾,便亲自接见了张清荣,给予了他梦寐以求的财富,还赠送五百两黄金,将其跻身为大校军衔。张清荣对此十分高兴,认为自己的选择十分正确,得到了应有的待遇。生性多疑的蒋介石还给他安排了一个照顾他生活起居的女人,张清荣心里明白这是为了监视他,但是他却毫无顾虑,仍然开始了他的享乐之旅。张清荣到达台湾后,蒋介石便给他安排了很多演讲来诋毁解放军,成为台湾家喻户晓的人物张清荣甚至改名张春生,意指自己的生命像春天一样重新开始。

蒋介石

4、受到报应

理想纵然很充满,蒋介石内心很清楚,自己不会重用一个叛徒,只是利用他进行宣传来攻击共产党,诋毁新中国。一年后的一天清晨,他被一伙人抓起来带走关进监狱,有人拷问他是不是诈降过来台湾的。张清荣这才反应过来,但是无论他怎么解释,他还是被蒋介石秘密枪决了。

原来张清荣在叛逃之后,多次在大庭广众之下,散布关于新中国的谣言,使我国在国际上得到了很多负面影响,当时公安部长的罗瑞卿将军为了铲除张清荣,减少对新中国的损害,于是用了一个反间计。因为当时解放军抓了一个台湾的间谍人员,贪生怕死的间谍希望得到宽大处理,便表示可以向台湾方面传递假情报,想要立功赎罪。于是罗瑞卿将军就让人善待张清荣的留在大陆的家属,制造假象,并让间谍向台湾方面传递张清荣诈降的假情报,又加上1958年解放军炮轰金门,蒋介石得知后,认为自己被张清荣骗了,气急败坏的老蒋便吩咐情报部门将张清荣逮捕,不久后便秘密枪毙了。

罗瑞卿

俗话说,善恶到头终有报,人生就像我们扣纽扣时,一步错,步步错,善恶皆有因果,我们终将为自己曾经的过错而买单。身居高位,前途一片光明的张清荣,被贪婪和欲望蒙蔽了双眼,误入歧途叛逃台湾,结果还没有到一年的光景就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处,自己的光明前途毁于一旦,这也是他自作自受,必将永远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為何選擇Z.com Forex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