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粮食工程将从粮食绿色仓储、粮食品种品质品牌、粮食质量追溯、粮食机械装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等方面开展“六大提升行动”,指明了打造升级版的路径和关键举措,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向好,生产连年丰收,市场供应稳定,储备库存充裕。“十四五”时期,在确保老百姓“吃得饱”的基础上,还要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变,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也是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出发点。
为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近日印发《优质粮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十四五”时期,优质粮食工程将从粮食绿色仓储、粮食品种品质品牌、粮食质量追溯、粮食机械装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等方面开展“六大提升行动”,指明了打造升级版的路径和关键举措,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六大行动涵盖“产购储加销”5个环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质粮食工程建设。2017年以来,中央财政连续4年安排近215亿元奖励资金支持优质粮食工程,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约600亿元,实现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产粮大县全覆盖、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监测面覆盖5万吨以上产粮县的60%、全国产粮大县优质粮食增加4700万吨的目标。
各地以优质粮食工程为抓手,推进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实施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推动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在保障粮食供给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四五”时期,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全面启动实施,将实现优质粮食产量进一步增加,新增高标准粮仓仓容2000万吨,形成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粮食龙头骨干企业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粮油品牌,粮食产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十四五’时期要把优质粮食工程作为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大力推进‘三链协同’,深入实施‘五优联动’,充分运用优质粮食工程既有成效,统筹开展‘六大提升行动’,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建设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六大提升行动”是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重要举措,涵盖“产购储加销”各环节,是实现“五优联动”和“三链协同”的重要依托。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有关要求,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制定了《方案》。
“‘六大提升行动’是指优质粮食工程的六大环节,包括粮仓、品质品牌、质量追溯、机械装备、应急体系、节约减损,实际上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既重视生产的前提下,更重视流通,从而使生产、流通、消费协调发展,反过来通过消费和市场引导流通、促进生产结构优化,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全国粮食经济学会国际部主任洪涛说。
到2025年基本建成现代粮食产业体系
《方案》提出,到2025年,产购储加销协同发展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基本建成。政府储备基本实现控温储藏保质保鲜、药剂使用减量增效、仓储作业环境友好,优质粮食供给更加丰富、粮食品质明显提升、粮食品牌体系更加完善、粮油品牌和营销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优质粮食增加量年均增长10%以上,实现“好粮油”产品信息可追溯和查询,粮机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整体提升,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等。
同时,明确了六大提升行动的重点任务:在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中,要建设一批高标准粮仓,强化粮仓的气密和保温隔热等关键性能;改造提升仓房的气密和保温隔热性能,提升现有仓储设施性能;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技术,实现政府储备粮食绿色仓储全覆盖;发展多参数多功能粮情测控系统,加强粮情数据的多样化、自动化采集和中长期积累等。
在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中,要通过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推进粮食种植标准化、建立合作联结机制等,引导优质粮食种植;通过强化标准引领、推动全链条品质提升、丰富优质产品供给等,提升粮油产品品质;通过培育“中国好粮油”品牌、建设品牌体系、维护品牌信誉、加强品牌宣传等,打造优质粮食品牌。
在粮食质量追溯提升行动中,建设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平台,建立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系统,提升检验监测数字化水平;加强粮油标准体系建设,制修订一批相关标准;提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能力,强化体系建设、专业化能力,积极开展粮食质量安全第三方检验监测、风险监测工作;建立“好粮油”产品追溯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制定“好粮油”产品追溯技术规范、标签标识制度、管理办法等。
据介绍,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方面将聚焦粮食收购、清理烘干、仓储物流等环节,全面推进粮食产后各环节减损;强化粮油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强化粮食减损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构建;强化粮油营养健康技术创新和应用;强化营养健康粮油产品生产和消费等。
此外,粮食机械装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的重点任务,包括提高优质粮油加工装备自主化水平,夯实粮机装备产业研发技术基础,支持粮机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提升粮机装备绿色环保节能制造水平;提升粮食应急供应能力,促进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与“中国好粮油”行动、军粮供应体系融合发展;提升成品粮油仓储能力,建立适度规模的成品粮储备,新建或改建一定规模的成品粮油储备库;提升粮食应急生产加工、物流和区域保障能力。
加强资金统筹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
为确保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建设取得实实在在成效,《方案》要求各省(区、市)要坚持系统观念,制定本省(区、市)“十四五”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方案,科学确定“十四五”主要目标指标,明确年度重点任务和实施内容。创新完善优质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充分发挥大型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中央企业要与各省(区、市)做好衔接,一并纳入省级方案统筹考虑、整体推进。
在政策支持上,地方要综合考虑本地区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方案、财政收支情况等因素,加强资金统筹,包括中央财政安排的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粮食风险基金等,积极支持优质粮食工程开展。不断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包括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并做好同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有效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形成共同参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合力。加强财政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规范使用。
“同时,要强化考核监督。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纳入强化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建设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要强化责任落实,加强项目审核、调度和督导,及时掌握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各省(区、市)要将项目建设内容和资金安排情况同步上传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库管理系统,每月通过项目库上报资金执行和项目进展情况。
(文章来源:中国财经报)
文章来源:中国财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