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源法宝 http://www.chaojikeyuan188.com/
死亡代表着结束吗,生命究竟有何真相,死后我们会去哪里?死后的世界又是怎样的,近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濒死体验,试图解开死后的世界,而我国在这一领域却长期处于空白,在进入80年代,国家首次搜集关于濒死体验的报告,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这些研究,探寻生命的秘密。
大家好,这里是大鱼奇谈,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生老病死是不容改变的自然规律,也是不可逆的现实,濒死体验简单点理解就是濒临死亡的体验,例如,受到一些严重的创伤或重大疾病,他们处在一种非常危险的状态,有些时候甚至可以预感到死亡的气息,但最终脱险得以恢复的人,他们在这种死亡威胁下的深刻体验,目前,医学上将濒死体验分为两种,一种是预期性,例如长期处于病患期的人,另一种是非预期性,例如一些重大事故等等,
我国长期在这一领域都处于空白阶段,上世纪80年代,我国精神医学教授冯志颖,对这一领域开展了研究,1987年冯教授的团队,从当年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里,随机找到了100位进行濒死体验调查,采集到有效的数据81例,这次的调查,可以说是世界上采集样本最多的一次了,在调查过程中,几位幸存者描述了当时的濒死体验情况,
1976年,只有23岁的一位姓刘的女孩,在地震中被砸伤,余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据她回忆,当时,她被倒塌的房子砸伤腰部,整个下半身都不能动弹,可当时她并没有任何害怕的感觉,思维逻辑反而比平时还要清晰,往事在她脑海中如电影般一幕幕展现出来,小时候玩耍时的欢乐,与男友恋爱时的甜蜜,工作后在岗位上杰出的表现等等,在那一刻都闪现在脑海中,在获救的前几十分钟,她似乎体验到了人生的美好与幸福,第一次深深的感受到,活着真好,虽然下半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但当年的感受深深的影响着她的内心,要好好活下去,
大地震发生时,一位只有12岁的农家孩子,甚至不明白什么叫地震,却亲身感受到了地震的可怕,当时,他没能跑出屋子不幸被房梁砸到了颈椎,他感觉,身体已经不属于自己了,之后,他来到一个类似太平间的地方,这里有许多不认识的人,而自己的身体散落在各处,下半身已经不在了,之后他急速往下坠,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渊,听到了一声声难以描述的声音,这样的感觉大约持续了有30分钟。他很不舍,觉得自己短短十几年的人生,还没有长大便要与父母分离,之后便是无意识的回忆,大脑似乎不受控制,回忆到哪是哪。
还有一位劫后余生的体验者是这样描述的,在昏迷中,他仿佛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天空碧蓝,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和平美好,之后,一个散发着耀眼光芒的庞然大物从头顶飞过,慢慢的自己的身体腾空而起,有一种失重感,在空中飘荡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天色开始暗淡下来,夕阳西下,周围的景色变得扑朔迷离,就像在梦中一样,而身体却不能动弹。
对于这些报告来说,似乎每个人的体验过程都不一样,就像我们每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一样,冯教授在研究中发现,这些看似五花八门的,杂乱无章的体验过程,并非没有规律,他们将这些体验大致分为40种,有生活回顾,隧道体验,失重感,与宇宙融为一体,时间停止,感情丧失等等,有些人在体验过程中,只有一种或两种感受,有的人有很多感受,甚至有时候会交织出现,
一位当年在银行就职的员工,他的体验可以说充满了神秘,据他回忆,地震时他正在睡觉,朦胧中听到一声巨响,天花板掉了下来砸在他的胸口处,当时,他拼尽全力想挪动身体却怎么也动不了,想喊救命,可却发不出声音,之后他昏迷过去了,朦胧中到了另外一个地方,眼前出现了一个瘸腿穿长袍的男人,只见那人拖着步子来到眼前,看似很近,可就是看不清长什么样,之后,男人转身向一个黑洞走去,他也不由自己地跟着长袍男人,穿过长长的黑洞,引入眼帘的是金碧辉煌,像宫殿一样的建筑,长袍男独自走进了宫殿,片刻后,隐隐约约听到里面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他的名字不在生死簿上,让他回去吧,正在惊讶的时候,这名员工睁开了眼睛,此时,他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被抢救,这个体验中的金色殿堂,似乎是民间传说中的阴曹地府。
根据冯教授的统计,有一半以上的人在经历濒死时,是对过去生活的回顾,不到一半的人数,会产生意识体与身体分离,游离在空中的感受,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有经过空间隧道的奇妙感受,有时候耳边还伴有奇怪的声音,有时候感觉被拉扯和挤压,有四分之一的人,感觉他们碰到了类似幻象一样的人或各种形象,而这些幻象中的人,大多是已过世的亲人或还在世的熟人,个人经历,社会阅历,文化程度,个人职业,性格倾向等等,都会对濒死体验有着各种影响。
研究团队还发现,很多人在灾难来临时,不但不怕,思维逻辑等方面反而更加清晰,劫后余生的人,对濒死体验。在余生里会一直保持清醒的记忆,对于他们来说,可以说是刻骨铭心。
冯教授说,研究濒死体验,是为了更好的生,精神医学和实践中证明,当人在遇到危险时的精神状态,可以很好地反映他的生存能力,身处绝境如果能够保持冷静才有利于自己脱困,相反,如果恐惧,惊慌,则会迅速剥离自己的能量,死亡便会乘虚而入,所以,深入研究濒死体验,对人类的意义非常重大。
一直以来,世界范围内,对濒死体验的研究都是举步艰难,1892年,来自瑞士的地质学家开始了濒死研究的先河,之后的100多年来,虽然很多科学家,精神学家投身到这个领域,但突破性却很少,
究其原因,濒死体验涉及范围太广,内容太复杂,例如科学,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甚至是玄学等,而濒死体验的实例也是难题之一,俗话说,人死不能复生,更不能提供整个过程中的感受以及可靠的样本,只能从侥幸脱险的人那里获得少的可怜的一点资料。而在我国,这项研究有着更加特殊的困难,我们的传统观念,让死过一次的人去讲自己的经历,无疑是伤口撒盐,
在对地震幸存者的调查过程中,冯教授等人就多次遇到了难堪的场面,一些幸存者的家人,在地震中失去的生命,我们可以理解他们的心情,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达到了24.2万,16.4万幸存者中,冯教授团队也只调查到81份有效数据,而这组数据也是目前全世界单次采集样本最多的一次,
冯教授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赞扬,他和他的团队,在濒死体验的研究领域上继续探索,好了,尽头的节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