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医预测百年后中国,鲁迅称他“胡说八道”,现如今统统成真

北京

清朝时期的一本不起眼的小说,竟成功预言了百年以后的中国,险些失传的小说《新中国》,里面到底包含了多少秘密?这本书的作者清朝神人陆士谔,精准预测了中国百年以后的发展历史。

提到古代典籍,人们总是想到很遥远的人物故事,比如唐朝的《推背图》、宋朝的《五公经》,不过距离现在最近的典籍是清朝的《新中国》,可能大家感到很不屑,清朝那么落后的时期,能有什么正经的预言?

慈禧虽然迂腐,影响了中国百年发展,但不代表清朝所有人都是无能的,总有一些人才能够直面这个世界,陆士谔就是这样的人。他在《新中国》一书中描写的上海,和如今的上海竟然极为相似,他到底在书中有着怎样的预言呢?

一、清朝的预言家

陆士鄂江苏青浦人,现在属于上海,他是清朝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和小说家,陆士鄂最初是一名医生,沉迷于医学当中,但他经历了清朝最为昏暗的时期以后,滋生了和鲁迅一样的想法,认为学医救不了中国人,只能另辟蹊径,把当时那些封建统治者推翻,建立一个新中国。

但是医术当然也不能落下,在学医同时又钻研文学,后来鲁迅的弃医从文,或许也有被他影响的成分。陆士鄂师从当时特别有名的医学大师唐文斋,在他门下学习医术,陆士鄂很有天分、学得很快,师傅也很看重弟子。

1905年,陆士鄂来到上海当医生,期间他一边治病一边写作,在医学方面留下了很多有用的书籍,比如《医学指南》和《家庭瘟病条变》,文学作品则是以《清史》和《剑侠》最为出名。那陆士鄂写的《新中国》,为何当时没有引起反响呢?

因为在当时看来,他在书中写的东西,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就是一个疯子在胡编乱造,就连鲁迅也认为是胡说八道。人们都认为陆士鄂这本书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也情有可原,就从现在来看,我们依旧不敢相信,这本书出自清朝。

二、精准预言

让我们来对比一下陆士鄂笔下的《新中国》,和现在的中国有什么不一样。首先是交通,在清末民初,上海虽然是大都市,但和现在还是有天差地别,街道上拥挤不堪。路上行人也非常多。出行经常堵塞,主要的交通方式就是马车和黄包车,虽然有几路电车,不过对于交通还是没有太大的帮助。

而且电车在上海问世以后,当地居民对于电车司机深恶痛绝,因为每天电车都会撞死几个人,交通事故每天都有发生。行人对这些电车有着很深的恐惧感,认为电车是灾祸的源头,对于这样的情况,陆士鄂在书中早有预言。

未来上海会在地下打通隧道,用于电车行驶,这样可以避免撞击行人车辆和惊扰居民,又可以将车速提高,节省时间。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忍不住惊呼,陆士鄂的想法实在是太妙了,这不就是我们现在乘坐的地铁吗?

这种想法并不是借鉴外国人的思想,当时别说是中国,在全世界都找不到一个建设地铁的国家,陆士鄂的预言能力简直让人匪夷所思。除去交通方面,陆士鄂还对教育做出了预言,清朝和民国时期对下一代知识的传授,可以说一片黑暗。

学生主要学习的还是八股文,沟通起来很不方便,完全没有现代人该有的说话方式,学校虽然也有各类专业,但是并没有多少人踊跃报名,学生们仍然以当官为主。陆士鄂又在书中写到:新中国的年轻人以后会进入学堂,学习各类专业。

并且有位叫苏汉民的人,发明了两种医术,温馨药与催醒术,大致意思就是可以将坏人变为心术纯正,没良心的人变成有良心,懦弱的心变成勇敢的心,并且学生们都可以走出国家,向外国人传授我们的知识。

现在的中国早已经实现了这个预言,每年都有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学习各种不同的专业,为我国的社会做出贡献。虽然没有这位苏汉明先生,但是在五四运动的时候,其中的每位参与者,都是苏汉民这样的国之栋梁。

苏汉民或许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组成的一支队伍,李大钊,陈独秀,鲁迅,无一不是为了唤醒民众而努力。在当时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情况下,他们牺牲了自己本该安逸富有的生活,与各类封建思想作斗争,为的就是建设新中国,塑造一个可以让学生自由学习的地方。

三、男女平等

他提出的人权问题也全部对应了现实,清朝末期女子的地位非常低下,从小还要裹脚,当时的思想认为女子就应该待在家中做家务和相夫教子,社会上也没有女子可以做的职位。在陆士鄂笔下《新中国》里,以后女子应该从事各种职业,有些男子也会害怕女子,害怕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武力,而是女子身上的智慧和能力。

现在女人确实从事着各种行业,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格力老总董明珠,以及获得七一勋章的女校长张佳梅,这都是我国成功女性的代表。她们为祖国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还有鸦片问题,他预言国家已经把毒品清理完毕,鸦片被彻底杜绝了。

清政府的腐败就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那时很多人都以为鸦片是宝贝,但是没想到伤身又伤心,结果整个社会变得异常腐败。我们也成为了他人口中的东亚病夫,但是现在国家对于现在毒品的规定非常严,只要你敢碰,不管是什么明星大官,统统抓起来。

关于我国军事武力也有预言,我们现在的发展,甚至比陆士鄂想象的还要强大。甲午战争因为清政府的军事力量不够强,才导致的失败,如今我国的军事能力早已经跻身于世界前列,不是其他国家可以随便欺负的了。书中最后的结局,是他笔下主人公陆云翔被绊了一跤之后,梦就醒了,但是他仍然相信新中国能实现这样的景象。

四、总结

陆士鄂这篇《新中国》,全篇只有两万字,就是这样一本小书,却精准预言了百年之后中国。以他笔下主角的梦境为载体,表达了在梦中所看到的新中国。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不仅是预言有多么准确,而是陆士鄂在黑暗时期,仍然有展望未来的勇气。

在当时大部分人面对饱经战火的中国,早已经浑浑噩噩,麻木不仁,这样的国情下,正是有陆士鄂这些人充当文化的先行者,才唤醒了沉睡的民众。陆士鄂或许是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或许真的有预测未来的能力,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一直相信自己的国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