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的是你,不是中国”,铁矿石量价齐跌,澳国内给莫里森施压

光端机

  莫里森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铁矿石一直被视为澳大利亚“反制”中国最有力的武器,尤其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各行各业恢复正常,对铁矿石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全年进口铁矿石11.7万吨,超六成以上来自澳大利亚。

  2021年之后,铁矿石上演了更加疯狂的一幕。价格从年初的160多美元/吨直接攀升233美元/吨,价格翻倍,澳大利亚赚的盆满钵满!不过好景不长,受到国际复杂环境及最大需求国中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影响,铁矿石价格转向下跌通道,短短几天跌幅超过30%。

  就在不久之前,澳大利亚还在洋洋得意。澳国内有些人还认为,无论中国对澳大利亚其他商品采取何种严厉限制措施,只要对铁矿石还有需求存在,那么其他商品的各种损失都从铁矿石交易中获取。

  说出这种观点虽然有点“过分自信”,但确实也鲜明地阐明了双方在面对“铁矿石”这一现象时所处的位置。诚然,我们国内也有很多矿场可以开采铁矿石,但开采难度、开采出的成品、开采成本等等和澳大利亚还是有很大差距存在的。

  相比之下,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性价比是最高的,所以我们在对澳大利亚的牛肉、煤炭、龙虾、葡萄酒等产品采取限制措施之后,进口量最大的铁矿石却没有限制措施,前段时间进口量一直还在增长,光2021年前4个季度就进口3.82亿吨,同比增长8%!

  一叶障目!铁矿石量价齐升,弥补了其他商品在出口上的损失,让不明真相的澳国内人认为,两国贸易关系紧张,但澳大利亚外贸成绩依旧亮眼,不过这种“错觉”随着近期铁矿石价格下跌暴露出来了。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最近国际铁矿石遭遇“滑铁卢”,最大受益国的澳大利亚首当其冲,铁矿石价格下跌后国内周发运量环比减少13.3%,其中发往中国运量环比减少11.7%,为何会如此呢?

  铁矿石价格趋势的改变有中国一大份功劳在里面。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对铁矿石需求最大的国家,每年需要大量进口铁矿石,但注意了,中国也是全球数一数二的铁矿石储存和生产国,中国要想减少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依赖,最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国内入手。

  一方面,加快国铁矿石的开采。

  原本国内铁矿石产量受限,最主要是因为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性价比最高,国内企业愿意购买。但随着价格的飙升,这一优势越来越鸡肋,与其为他人做嫁衣,不如成全了自己!所以国内大力振兴铁矿石勘探和开采工作。

  最新统计局数据,我国4月份的铁矿石产量8689万吨,同比增长11.7%,增加的部分可以替代部分进口需求,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征兆。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发力争取在2025年之前自给率达到45%以上。

  另一方面,通过税收等途径影响供需。

  税收的高低对商品产销都有很大影响。从5月份开始,我国有关部门有意在引导钢铁行业理性生产钢铁产品,比如对硅铁、铬铁、高纯生铁等产品征收较高的出口税,让出口企业减少对铁矿石的需求,从而抑制价格上涨。

  除了税收政策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动作,比如约谈重要钢铁生产区域企业,强调提高铁矿石利用率,减少钢铁等资源的浪费,引导国内进口企业多元化进口,减少对澳大利亚的直接依赖等等。

  总之,应对国际铁矿石涨价,国内是主要的发力点,国际上的业务动作一直也没有停留国内国外一起发力,加上巴西这一铁矿石出口大国产能的恢复,澳大利亚方面嗅到了危险的味道。

  事到如今,澳国内多个层面已经意识到,仅仅依靠一个“铁矿石”和中国保持联系根本就不现实,一旦中国摆脱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依赖,澳大利亚将毫无还手之力。

  为了避免这一被动局面出现,澳大利亚一些企业和商界人员,将矛头指向了以莫里森为首管理层,他们认为造成中澳关系急剧降温的责任在莫里森,“错的是你,不是中国”,如今要想真正缓和两国关系,那么莫里森必须要主动站出来。

  那么,莫里森这次会站出来吗?

  我个人认为可能性很大。之前莫里森之所以能一直保持态度强势,是因为手里有两大“筹码”,一是铁矿石资源,二是民众的支持。铁矿石最近的表现意味着这一筹码正在失去“含金量”,而随着更多公众人物和平台的指责加入,国内民众对其支持率估计也高不了,没了民众支持,宝座估计都得让出来。

  走到如今这步田地,说的不好听点,一切都是咎由自取。如果能早一点意识到“错的是你,不是中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关系也不会陷入冰封,留给莫里森的时间不多了,快要失去筹码的莫里森,重压之下会不会真诚地站出来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