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冲高时——2021年5月中国经济数据前瞻

净化工程

  低基数对经济数据的影响继续趋弱,预计5月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分别回落到8.9%、16.4%和13.0%。5月进口和出口都继续维持韧性,预计同比分别为48.0%、35.0%。低基数和上游涨价向下游的传导,预计CPI同比涨幅将扩大到1.6%,而PPI同比进一步飙升到8.8%。

  5月居民和企业的中长期贷款需求都较为旺盛,短期贷款可能受到涉房资金严监管、去年疫情期间发放的短期贷款陆续到期等影响而同比少增,信贷结构继续优化。预计新增社融2.2万亿,存量社融同比从11.7%进一步下降到11.2%。尽管社融增速下降,由于财政支出加快,5月M2同比可能仍有8.3%,和前值8.1%相比小幅回升。

  1、 工业增加值。5月官方制造业PMI显示,当前经济呈现生产强、需求弱的特点,生产强的原因包括部分行业保供稳价、企业担心原材料继续涨价而加快了前期积压订单的生产等。利用工业增加值定基指数环比的季节性规律,结合5月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我们估算得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为8.9%。

  2、 固定资产投资。预计今年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为16.4%。一方面,房地产、制造业和基建这三大分项都有韧性。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同比和PPI同比有较强的同步性,PPI同比快速回升,也会推升固定资产投资的名义同比读数。

  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同比的波动,主要由汽车、石油及制品贡献。汽车方面,根据乘联会的预测,5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为166万辆,同比增长3.3%,较前值12.3%下滑明显。石油及制品方面,5月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涨1次,再考虑到五一长假带动的出行需求,预计5月限额以上企业石油及制品的零售总额不弱。结合社零环比的季节性规律和今年实际情况,估算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0%。

  4、 进出口。国内需求恢复带动了进口,作为佐证的是,5月周度的中国进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持续上升。大宗商品涨价,也会推升进口的同比读数。5月中国出口集装箱突破前期高点、全球经济恢复,均表明出口维持韧性。在季调环比均值的基础上,结合5月进口和出口的高景气,测算得5月中国进口和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48%、35%。

  5、 物价。通过高频数据和环比均值相结合的方法,测算得5月的CPI同比为1.6%。食品方面,5月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环比-4.1%。非食品方面, 5月南华工业品指数均值仍环比上涨5.3%,是今年以来上涨最快的,原材料涨价将继续向下游消费品传导。2016年以来的数据显示,PPI环比和制造业PMI出厂价格指数有很强同步性,两者拟合效果较好。5月官方制造业PMI出厂价格指数为60.6,使用环比累乘法可计算得5月PPI同比为8.8%。

  6、 金融数据。5月居民和企业的中长期贷款需求都较为旺盛,短期贷款可能受到涉房资金严监管、去年疫情期间发放的短期贷款陆续到期等影响而同比少增,信贷结构继续优化。5月社融口径的政府债券+企业债券融资,可能和4月持平。预计新增社融2.2万亿,存量社融同比从11.7%进一步下降到11.2%。尽管社融增速下降,但由于财政支出加快,5月M2同比可能仍有8.3%,和前值8.1%相比小幅回升。

  低基数对经济数据的影响继续趋弱,预计5月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分别回落到8.9%、16.4%和13.0%。5月进口和出口都继续维持韧性,预计同比分别为48.0%、35.0%。因低基数和上游涨价向下游的传导,预计CPI同比涨幅将扩大到1.6%,而PPI同比进一步飙升到8.8%。

  5月居民和企业的中长期贷款需求都较为旺盛,短期贷款可能受到涉房资金严监管、去年疫情期间发放的短期贷款陆续到期等影响而同比少增,信贷结构继续优化。预计新增社融2.2万亿,存量社融同比从11.7%进一步下降到11.2%。尽管社融增速下降,但由于财政支出加快,5月M2同比可能仍有8.3%,和前值8.1%相比小幅回升。

  1、工业增加值

  5月工业生产较强,超过季节性规律。从5月官方制造业PMI看,5月经济呈现生产强、需求弱的特点。PMI生产指数环比回升0.5,明显超过2017-2019年这三年5月环比回升的均值0.1.PMI采购量指数从前值51.7提高到51.9,而PMI原材料库存指数从前值48.3大幅下降到47.7,也侧面反映了5月企业的生产活动较强。

  可能的原因,一是5月19日国常会后部分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如重点煤炭企业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增产增供;二是今年1月开始,PMI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持续处在低位,原材料供应时间拉长影响了生产,企业订单积压,担心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于是加快原材料采购和生产。

  尽管总量层面看,大宗商品涨价对生产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分企业类型看,5月小型企业PMI从前值50.8下滑到48.8、小型企业PMI生产指数从51.8下滑到49.6,表明上游涨价已经对下游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了较大冲击,这是当前需要注意的突出风险。

  利用工业增加值定基指数环比的季节性规律,结合5月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我们估算得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为8.9%。

  2、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修复趋势,预计今年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为16.4%。

  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本身有韧性。分大类来看:房地产投资方面,今年1-4月开发商资金来源的两年复合增速回升0.9个百分点,至9.1%。5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56.3万平方米,虽然环比下降4.9%,但销售规模仍是近5年同期的最高值,房地产市场目前仍处在高景气区间。五条政策红线高压下,房企开发投资的热度有所下降,新开工等领先指标持续羸弱,不过由于房企开发资金来源中销售回款占比过半,而当前的房产销售火爆,短期地产投资仍有支撑。

  制造业投资方面,从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工业总资产增速等领先指标看,制造业投资增速处在上升期。5月国常会连续3次提及大宗商品,热卷等品种的活跃合约期货价格跌幅超过25%,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上游涨价对下游企业盈利和预期的冲击。

  基建投资方面,5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1、高于前值2.7,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53.0、高于前值2.0,或意味着1-4月被后置的财政支出,5月使用进度有所加快,进而推动基建投资修复。

  另一方面,则是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同比和PPI同比有较强的同步性,PPI同比快速回升,也会推升固定资产投资的名义同比读数。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同比的波动,主要由汽车、石油及制品这两类贡献。汽车方面,根据乘联会的预测,5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为166万辆,同比增长3.3%,较前值12.3%下滑明显。

  原因一是去年一季度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汽车销售出现一轮恢复性增长,狭义乘用车销量从2020年4月的143.1万辆提高到160.8万辆,有较高的基数。原因二是去年下半年汽车销售的高景气,在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透支,加之今年汽车“缺芯”影响生产并逐级向零售传导。

  石油及制品方面,5月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涨1次,5月15日全国汽油价格从7550元/吨提高到7650元/吨,而去年5月国内成品油价格没调整。考虑到五一长假带动的出行需求,预计5月限额以上企业石油及制品的零售总额不弱。

  4、进出口

  在季调环比均值的基础上,结合5月进口和出口的高景气,测算得5月中国进口和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48%、35%。

  进口方面,国内需求恢复带动了进口,3月和4月的PMI进口订单指数分别为51.1、50.6,均处于疫情后的较高水平。由于新签进口订单到体现在海关数据上存在时滞,5月进口大概率继续强劲。作为佐证的是,5月周度的中国进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持续上升。与此同时,大宗商品涨价,也会推升进口的同比读数。

  出口方面,预计5月数据将维持强韧性。一是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变动,到体现在出口数据上,同样存在时滞,3月和4月的PMI新出口订单都在荣枯线之上,支撑了5月出口。二是5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加速上行,很快突破了今年2月创下的历史高点。虽然出口运价和出口增速的变化并非一一对应,但出口运价快速上升时期,出口基本都处在高景气区间。三是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全球经济处在复苏通道中,海外需求旺盛,拉动中国出口。韩国5月出口同比从前值41.2%提高到45.6%,两年复合增速也从2.5%提高到5.4%,印证了全球贸易在继续恢复中。

  2017-2019年这三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环比分别为8.0%、6.4%和7.8%,结合社零环比的季节性规律和今年实际情况,估算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0%。

  5、物价

  通过高频数据和环比均值相结合的方法,测算得5月的CPI同比为1.6%。食品方面,5月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环比-4.1%。其中,36个城市猪肉平均零售价从月初的23.2元/斤,一路下跌到月末的20.4元/斤,月度均价环比下跌了9.6%,是生猪供应上升叠加消费淡季的结果。28种重点蔬菜批发价,5月上半月延续跌势,下半月在4.2元/公斤附近小幅波动,月度均价为4.3元/公斤,较4月均价环比下跌6.3%。非食品方面,尽管政策频繁释放保供稳价的信号,但5月南华工业品指数均值仍环比上涨5.3%,是今年以来上涨最快的,原材料涨价将继续向下游消费品传导,预计CPI家用器具环比在4月0.5%的峰值基础上,再创2011年有统计以来的新高。

  经测算5月PPI同比为8.8%。2016年以来的数据显示,PPI环比和制造业PMI出厂价格指数有很强同步性,两者拟合效果较好。5月官方制造业PMI出厂价格指数为60.6,使用环比累乘法可计算得5月PPI同比为8.8%。

  6、金融数据

  预计5月新增信贷1.5万亿,新增社融2.2万亿,存量社融同比11.2%,M2同比8.3%。

  先来看信贷。居民贷款方面,今年一季度和4月单月的商品房销售额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9.1%、12.2%,高于2020年的两年复合增速7.6%,今年前几个月的房地产销售比较景气。由于房产交易从签合同到放贷中间存在2-3个月的时间差,预计5月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的需求依然较强。从今年前几个月的经验看,部分热点城市收紧房贷政策,对居民中长期贷款总体的影响并不大。在违规涉房贷款收紧后,居民短期贷款可能受到政策约束。

  企业贷款方面,当前经济的内生性动力仍强,企业有扩大资本开支的诉求,政策也在加大对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以及制造业等的定向支持。由于针对企业涉房资金的监管加强、疫情期间发放的短期贷款陆续到期和经济恢复后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改善,5月新增企业短期贷款可能同比少增,信贷结构继续优化。

  再来看债券。政府债券方面,5月政府债券发行并未提速,新发行规模约为12500亿,和4月的12700亿相比还略降。由于到期规模大幅减少,5月社融口径的政府债券净融资,预计将从前值3739亿提高到7900亿左右。信用债方面,据统计,今年5月信用债(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定向工具)净融资-1843亿,较前值2264亿明显收缩。将两者加总,可发现5月社融口径的政府债券+企业债券融资,可能和4月持平。

  存量社融同比增速从11.7%进一步下降到11.2%。尽管社融增速下降,但由于财政支出加快,5月M2同比可能仍有8.3%,和4月的8.1%相比小幅回升。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上一篇:

下一篇: